【难兄难弟的故事和含义简短】“难兄难弟”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两个人处境相似、遭遇相同,彼此之间有着共同的困难或不幸。这个成语虽然字面意思看似是“难为兄长、难为弟弟”,但实际含义远比字面要丰富。
一、故事来源
“难兄难弟”最早出自《世说新语·德行》中的一则典故:
> 原文:
>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闻?’答曰:‘高祖(陈寔)之德,不以己之善,而以人之善。’袁公曰:‘孤亦闻之,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美,何所闻?’答曰:‘家君有大德,而无大名。’袁公曰:‘可得闻乎?’答曰:‘夫子(陈寔)之德,如山如河,不可测也。’”
后来人们将“难兄难弟”引申为兄弟二人同样优秀、同样受人敬重,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两人处境相似、同病相怜的意思。
二、含义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难兄难弟 |
拼音 | nàn xiōng nàn dì |
近义词 | 同病相怜、共患难、一丘之貉 |
反义词 | 安逸舒适、独善其身 |
出处 | 《世说新语·德行》 |
本义 | 兄弟二人同样优秀、受人尊敬 |
引申义 | 两人处境相似、共同经历困难 |
使用场景 | 形容朋友、同事或同类人一起面对困境 |
三、现代用法举例
1. 例句1:
他们两个都是失业后才开始创业,真是难兄难弟。
2. 例句2:
在公司裁员中,他们俩同时被辞退,成了难兄难弟。
3. 例句3:
虽然他们是竞争对手,但在行业寒冬中,也算难兄难弟。
四、总结
“难兄难弟”原本用于赞美兄弟之间的品德与成就,后来演变为一种带有同情意味的表达,强调的是人在困境中的相互理解与支持。它不仅是对过去兄弟情谊的回忆,也是对现实生活中共同奋斗者的认可。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 | 难兄难弟 |
拼音 | nàn xiōng nàn dì |
出处 | 《世说新语·德行》 |
原意 | 兄弟二人皆有德,受人称赞 |
引申义 | 处境相似、共同经历困难 |
使用场景 | 描述朋友、同事、同类人共同面对困境 |
现代意义 | 表达对他人困境的理解与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