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速递 > 优选问答 >

不可同日而语是什么意思不可同日而语的出处

2025-09-18 10:07:31

问题描述:

不可同日而语是什么意思不可同日而语的出处希望能解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8 10:07:31

不可同日而语是什么意思不可同日而语的出处】“不可同日而语”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物之间差距极大,无法相提并论。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交流中频繁出现,在书面表达中也十分常见。下面我们将从含义和出处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含义解析

词语 含义
不可同日而语 指两者不能放在同一天来比较,表示差距极大,无法相提并论。通常用于形容事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质量、水平、成就等方面的对比。

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不可比性”,即两者的差距大到无法用同一标准衡量。例如:“他的成绩与他弟弟的成绩不可同日而语。”这句话说明两人成绩悬殊,无法相比。

二、出处考证

项目 内容
成语来源 出自《战国策·赵策二》
原文 “夫赵之于燕、魏,臣之于君也,犹之水火,不可同日而语。”
释义 原意是说赵国与燕国、魏国之间的关系如同水火一样对立,不能在同一时间、同一条件下比较。后引申为两者差距极大,无法相提并论。

该成语最早出现在《战国策》这部古代历史文献中,原意是形容国家之间的对立关系,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广泛使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事物之间不可比较的情况。

三、使用场景

场景 示例
成就对比 他的成就与前辈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能力差异 这两个人的能力不可同日而语,一个是专家,一个是新手。
品质不同 这款产品的品质与另一款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四、总结

“不可同日而语”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强调事物之间的巨大差异,尤其适用于比较不同个体或事物的水平、能力、成就等。其出自《战国策》,原意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但如今已广泛应用于现代汉语中,成为人们表达“差距极大”这一概念的重要工具。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不可同日而语
含义 表示差距极大,无法相提并论
出处 《战国策·赵策二》
使用场景 成就、能力、品质等对比
现代应用 常用于口头和书面表达,强调不可比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相关文化背景,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