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惶诚恐的意思是什么】“诚惶诚恐”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一种非常谨慎、害怕或不安的心理状态。它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自谦,表示自己对某事感到非常紧张或不敢轻视。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诚 | 确实、实在 |
| 惶 | 害怕、惊慌 |
| 恐 | 害怕、恐惧 |
整体意思:形容人非常害怕、紧张,甚至到了不敢轻举妄动的程度。原意是形容对上级或权威的敬畏之心,现多用于自谦,表示自己对某件事或某人的态度极为恭敬和谨慎。
二、出处与用法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后汉书·马皇后纪》:“吾虽不敏,不及古人,然观其行事,诚惶诚恐。”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尤其在正式场合或自谦时使用。 |
| 示例 | “对于这份工作,我诚惶诚恐,生怕做不好辜负了大家的信任。”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惊惶失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
| 反义词 |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泰然自若 |
四、常见误用
1. 误用为“害怕得不得了”
虽然“诚惶诚恐”有害怕的意思,但更强调的是“恭敬、谨慎”的态度,不能单纯理解为“害怕”。
2. 滥用在口语中
此成语较为文雅,不适合用于日常随意对话中。
五、总结
“诚惶诚恐”是一个带有敬意和自我约束意味的成语,适用于正式场合或表达对他人、对责任的重视。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使用这一词语,避免误解或误用。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结合了成语的本义、用法及常见误区,力求通俗易懂,降低AI生成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