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虚传的意思】“名不虚传”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名声确实与其实际表现相符,不是虚假的。这个成语常用于赞扬一个人的能力、成就或某种事物的品质确实值得称道。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名不虚传 |
拼音 | míng bù xū chuán |
出处 | 《后汉书·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太后曰:‘吾闻外家富,不如内家贫。’此言非虚也。” |
释义 | 声名与实际相符,不是空有其名。 |
用法 | 多用于称赞人或事物的名声真实可靠。 |
近义词 | 实至名归、名副其实 |
反义词 | 虚有其表、名不副实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赞扬人物 | 他虽然年轻,但能力出众,真是名不虚传。 |
描述产品 | 这款手机性能出色,果然名不虚传。 |
评价服务 | 酒店的服务非常周到,确实是名不虚传。 |
三、常见误区
1. 不要误用为“有名无实”
“名不虚传”强调的是名声和实际一致,而“名不副实”则表示名声与实际不符。
2. 避免在否定语境中使用
该成语带有正面意义,不宜用于批评或负面评价。
3. 注意语境搭配
在正式或书面语中使用更合适,口语中也可使用,但需根据场合调整语气。
四、总结
“名不虚传”是一个褒义成语,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真实能力和声誉的认可。它强调的是“名”与“实”的一致性,是语言中一种简洁而有力的表达方式。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名不虚传”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一种对真实价值的肯定。理解并正确使用它,有助于我们在表达时更加精准和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