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蹴而就是啥意思】“一蹴而就是啥意思”是一个常见的疑问句,很多人在阅读或听别人说话时会遇到这个词,但并不清楚它的具体含义。实际上,“一蹴而就”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事情能够迅速完成,不需要太多努力或时间。
一、
“一蹴而就”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原意是“踏一步就能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就能完成。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某些工作或目标可以快速达成,通常带有褒义,表示效率高、成果快。
不过,在实际使用中,这个成语有时也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比如当某人过于自信,认为事情可以轻易完成,但实际上却困难重重时,可能会用“一蹴而就”来表达一种不切实际的期望。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一蹴而就 |
拼音 | yī cù ér jiù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释义 | 踏一步就能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地完成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事情完成得快、容易 |
词性 | 动词性成语 |
含义 | 褒义为主,也可带讽刺意味 |
近义词 | 一挥而就、一气呵成、轻而易举 |
反义词 | 需费时费力、千辛万苦、久久为功 |
三、使用场景举例
1. 正面使用:
- “他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完成了这个项目,真是一蹴而就。”
- 表示对方做事高效、能力强。
2. 反面使用(讽刺):
- “你以为这件事能一蹴而就?别太天真了。”
- 表达对对方过于乐观的否定。
四、注意事项
- “一蹴而就”强调的是“一步到位”,而不是“逐步完成”。因此,不能用来形容需要长期积累的事情。
- 在正式写作中,建议根据语境判断是否使用该成语,避免误用。
总之,“一蹴而就”是一个常用且有深意的成语,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